參考消息網4月26日報道 英國《新科學家》周刊4月24日發表一期文章《氣候緊急狀態:新科學研究顯示到了存亡時刻》,作者邁克爾·勒佩奇。全文摘編如下:
先說好消息還是壞消息?好消息是,世界在削減加劇氣候變化的碳排放方面取得部分進展。壞消息是,當前進展絕對不夠,新近研究表明我們排入大氣的溫室氣體所造成的影響甚至超過了此前擔憂的程度。
德國波茨坦大學氣候學者斯特凡·拉姆斯托夫說:“科學結果如果有變化,也是變得更悲觀了。來自科學的跡象指明,需要緊迫的氣候行動?!?/p>
為了爭取一線生機避免災難,我們必須在不到30年的時間里實現“凈零”排放,也就是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碳的速度不能快于地球的自然吸納速度,或不能快于未來開發出的技術消解二氧化碳的速度。
減排目標
地球上眾多生靈的命運取決于三個主要因素:第一,我們為大氣新增了多少二氧化碳;第二,由于這些額外的二氧化碳,地球會發生什么變化;第三二氧化碳方案,面對即將發生的變化,我們是否準備充分。在這三個因素中,迄今為止最重要的是我們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這是氣候變化的誘因,也是我們可以掌控的因素。
目前幾乎所有國家都批準了2015年圍繞氣候變化達成的巴黎協定。2021年晚些時候將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以及大會召開前的談判,都是要達成可信方案,在本世紀中期之前實現凈零排放。
我們迫切需要這樣一份方案。二氧化碳排放還在持續增加,排放量已經從1970年的每天約4000萬噸增至如今每天超過1億噸。每當全球經濟步履蹣跚,比如2007年至2008年的金融危機后,碳排放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減少;一旦經濟企穩回升,碳排放又會恢復增長。新冠疫情帶來人類目睹過的最大幅度的減排,整體排放量減少4%至7%;但好景不長,到了2020年9月前后,碳排放已經反彈至接近疫情前水平。
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平在以更快的速度持續增加。2022年,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的全年均值預計超過百萬分之417,較工業化前高出50%。
今天,全世界已比工業化前升溫1攝氏度,而且即將在2026年至2042年之間超過巴黎協定設定的將升溫幅度控制在1.5攝氏度的理想目標。本世紀40年代至70年代之間,預計全球平均溫度將高出工業化前水平2攝氏度以上。
“氣候行動追蹤”組織稱,到2100年地球將升溫2.7至3.1攝氏度。如果各國能全部兌現現有承諾二氧化碳方案,達到現有全部目標,地球將升溫約2.6攝氏度。如果所有考慮凈零排放的國家真正實現這一目標,升溫幅度可以控制在2.1攝氏度。
氣候敏感
這說明將升溫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的目標并不遙遠,看起來非常振奮人心。然而,就算致力于凈零排放的國家也會發現面臨極大挑戰。以英國為例,其削減碳排放的速度超過了大部分其他大型經濟體,但英國氣候監督機構一再警告難以實現其長期目標。盡管英國已經改造發電系統——這也是相對容易的部分,但幾乎沒有采取任何行動追蹤來自交通、供暖和農業等更棘手源頭的碳排放。大幅削減此類碳排放需要制定新政策,以及改變生活方式。很多富裕國家的情況都大致如此。
碳排放一直增長的時間越長,我們要將升溫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所需的減排力度就越大。現在要做到這一點必須采取嚴格行動,挪威國際氣候與環境研究中心的格倫·彼得斯說,每年的減排幅度都要與新冠疫情期間相當,還不能有任何反彈。
這也許還是低估了,因為還要將第二個關鍵因素計算在內,也就是我們為大氣額外增加的二氧化碳實際上會讓地球升溫多少——結果取決于一系列反饋效應。
這些反饋能造成升溫多少,這被稱為“氣候敏感性”。如果氣候敏感性低,即使在本世紀前沒能完全做到凈零排放,也有可能將升溫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下;如果氣候敏感性高二氧化碳方案,即使實現凈零排放目標,升溫幅度也會超過2攝氏度。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2013年發布的一份報告總結了已有科學證據,得出結論認為,升溫幅度可能在1.5至4.5攝氏度之間。最近的研究顯示,氣候敏感性接近這一范圍的上限。其中一批證據來自最新一代氣候模型,模型得出的結果將為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下一輪報告提供參考。相比此前的模型,新模型能更精確地模擬云等事物,得出的氣候敏感性更高。
變暖影響
說到變暖的影響,形勢就更嚴峻了。以海平面為例,工業化時代開啟以來,海平面已經上升了0.3米煤氣報警器,這一進程還在加快。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2019年一項報告稱,到2100年,海平面可能進一步上升0.3至1.1米,結果取決于地球變暖的程度。
該結論比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先前的估算高出許多,但或許仍屬于低值。估算給定升溫幅度下海平面上升多少,得出的結果越來越高,因為研究表明格陵蘭和南極巨型冰蓋的消融速度可能比我們想象中快得多。有研究人員認為甲烷報警器,到2100年海平面可能上升超過2米。
海平面上升是無法阻擋的進程,即使氣溫穩定后,這一進程仍會持續幾個世紀。僅存的問題是上升多快、升到多高。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估算,到2300年海平面將上升多達5米;有科學家認為,到2200年可能上升8米。
還有全球變暖對天氣的影響。全世界的極端天氣都比以往更多,而這應歸咎于氣候變化的證據也比以往更確鑿。2020年西伯利亞的熱浪太過極端,不是全球變暖絕不可能出現。
氣象模式也可能出現規模大得多的變化。有一支影響歐洲和北美東海岸氣候的洋流,名為“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已經在放慢速度,到2100年可能減弱一半甚至更多。波茨坦大學的拉姆斯托夫說:“海洋環流出現這么重大的變化,影響難以預測,但會是重大影響。我認為這真的會擾亂氣象模式。”
如何適應
這就說到決定氣候變化對我們影響多大的第三個因素:我們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如何。英國牛津大學的莉薩·席佩爾說:“由于我們遲遲不能切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現在真的不得不考慮適應問題了?!?/p>
部分國家就是這么做的。例如,因為雅加達在緩緩下沉,印度尼西亞已經宣布新建城市作為首都的計劃。不幸的是,席佩爾及其同事的評估發現,這類適應性項目往往最終讓事態更糟。席佩爾說:“結果會適得其反,讓民眾更加脆弱。”
在世界上的部分地區,海墻和堤岸的修筑促使人們加大對脆弱區域的開發,而一旦這些防御工事被突破,會引發更大規模的災難。同理,灌溉措施原本是幫助農民應對不斷變化的氣候,結果卻導致他們在確實需要根據已經變化的條件改種更適宜的作物時繼續種植原有作物。席佩爾說:“這延遲了真實的反應,延遲了適應性。”
因此,未來仍在很大程度上懸而未決。如果行動迅速且嚴格,再加上一點好運,我們或許還能把升溫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左右。但如果我們做得太少、太晚,氣候敏感性和碳循環反饋居高不下,今天的很多孩子在有生之年會看到升溫5攝氏度,甚至更高。在那樣的世界,現代文明能否存活,沒人說得準。
騰元達編輯,轉載請注明出處
- 2021-09-08
pm2.5檢測儀 歡迎##簡陽PM2.5揚塵監測系統環境檢測儀##集團 - 2021-09-08
在線式二氧化碳檢測儀 - 2021-09-08
pm2.5檢測儀 云南玉溪 揚塵監測PM10監測PM2.5監測TSP檢測儀揚塵監測儀 - 2021-09-08
pm2.5檢測儀 河北滄州 PM2.5揚塵在線檢測儀揚塵在線監測儀揚塵檢測儀 - 2021-09-08
SKY2000-CL2氯氣檢測儀,江西氯氣檢測儀,便攜式氯氣檢測儀 - 2021-09-08
pm2.5檢測儀 淄博 揚塵監測PM10監測PM2.5監測TSP檢測儀揚塵監測儀 - 2021-09-07
甲醛檢測儀怎么測甲醛最準? - 2021-09-07
乙炔傳感器 光電傳感技術研究所簡介 - 2021-09-06
粒徑檢測儀 環保儀器儀表招商 LBT-E3016型塵埃粒子計數器 - 2021-09-06
粒徑檢測儀 XRD、TEM、AFM表征粒徑的方式及異同